伟大企业家 : 99 Speed Mart!
李良华: 自幼坐轮椅却是现在500分店的创办人。
到2014年4月为止已经有 534间分店!!
99 SpeedMart創辦人的故事
从小就有身体缺陷的他,由于家境贫穷与自幼坐轮椅的关系,小学毕业后就不能继续上学了,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经营精彩的人生……
一直以来都喜欢做生意的李良华创业于1987年,手上持着1万7千令吉开设一间杂货店,从小小生意开始经商。而拥有雄心壮志的他,当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他总在想,难道一生就是与这间杂货店共度吗?经过一番挣扎,1992年他毅然将经营妥当的杂货店转型,开设第一间迷你市场。经营杂货店的5年经验,让他拥有了良好的实战基础,管理迷你市场较为顺利。
以协和为名出发的杂货店,要正式走向迷你市场的方向,就直接改名为99Market。这个名字的来由,乃因李良华认为无论在做人或做事方面都不可能达到100分,他选择99,是要在任何阶段都有再进步的空间。后期,他再将公司的名字改为99 Speedmart,则是因为那时公司已有本身经营的一套方式,将一切的货品包装好,让顾客快速买到想要的货品,以符合Speedmart的意义。
一切的基础从传统事业开始,开了40多间分店后,99 Speedmart的管理队伍已经成型了,让他更有信心继续发展。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后,事业开始冲刺,近年来甚至以冲上云霄之势,突破180分店大关。
“我很谨慎的打仗,了解了顾客的需求以后,准备好就能冲刺!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不是那么顺利,1992年开了第1间,相隔3年才开第2和第3间,1996至1998年间连续开了5间。1998年以后更尝试了以连锁的方式经营,一口气开设了14间分店,但到了2004年却毅然收回连锁执照。没有其他,做生意主要是利润,既然大家认为利润不高,那我就逐渐将执照收回,全部分店由自己一手一脚去管理,目前180多间分店全都是直营方式经营。”
李良华自小面对小儿麻痹残疾,乃因婴儿期8个月时的一场高烧病症所致,“可我却从不认为这是一个遗憾,更不觉得自己不幸,残疾对我来说只是小小的行动不便而已。唯一令我遗憾的,倒是未能继续升学,没有在正规的学校接受过更高的教育,虽然现在可以选择进修,但当初的遗憾仍旧无法去除。”
也许这就是所谓人生的缺陷美,反而激发了他的上进心,不断在各方面努力而填补不足。他在6年前也曾想过重返校园,可是当时正值事业起飞,所以未正式展开就放弃了。不过,他平时经常阅读进修,看书自我增值。
李良华认为,他目前的人生仍未算精彩,而只是在一个范围内工作,默默耕耘。他认为最有意义的是参与社会工作,回馈人群的感觉,将为他的人生更添精彩,而不止局限于工作而已。
#speed99 #99speedmart #李良华
----------------------------
Corporate Life 企业人生
企业人生,分享资讯,商家故事,商业模式的平台。
https://www.facebook.com/corporatelife.my
星爺話:#人沒有夢想如同咸魚沒分別。
阿信話:#你可以找個有夢想的朋友一起去做夢
(小編也覺得很對:就如他身邊的樂團隊友)
【#名人對話】 阿信:
其實每次要談夢想或談成功,
都覺得我談得很不心安理得,
因為我覺得自己絕大部分的成就,
是幸運陪我一起陪我一起走過來的結果。
能找到夢想跟追尋夢想的人其實很多,
但是在夢想的路上一直堅持的人卻不多。
堅持很孤獨,可是你要堅持,
最終被看到的,都是堅持下來的人。
如果真的要我給大家一點可能有用的建議,
就是找幾個朋友跟你一起作夢。
如果你沒有夢想!
那就找有夢想的朋友,陪著他一起做夢。
很多時候,快樂都是從你朋友身上得到的,
而都不是從自己身上得到的。。
所以,放下妒忌心,去找幾個好朋友一起作夢吧...
#五月天 #mayday真言 #阿信真言
五月天 Mayday 五月天 阿信
-----------------------------
請like & 分享給朋友。謝謝
following & choose {see first}
-------------------------------------
#企業人生corporatelife #商業模式的平台 #商業故事 #來pm分享你們的創業經驗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corporatelife.my
【#名人分享】劉嘉玲很張狂的美她說了句很經典的話
「我希望全天下的女人都不要問產品為什麼那麼貴,要問自己為什麼買不起,價格是市場決定的,買不起是你自己的問題,當你把自己想的很不值錢時,你會發現所有的東西都很貴。
一個男人拼命掙錢卻不注意健康,
等於是在給另一個男人打工。
一個女人拼命省錢卻不注意保養,
不注重打扮,是在給另一個女人騰地方!
你敢不敢美,完全在於你自己!
#劉嘉玲 #香港藝人
----------------------------
請like & 分享給朋友。謝謝
following & choose {see first}
-------------------------------------
#企業人生corporatelife #商業模式的平台 #商業故事 #來pm分享你們的創業經驗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corporatelife.my
一手打造甲骨文(Oracle)王國的創辦人埃里森(Larry Ellison),名列全球第 5 大富豪; 然而,他「換員工和妻子,就好像在換鞋子一樣迅速」的作風,也為他贏得科技狂人的諢名。
據台灣《科技新報》報導。在全球產業界,科技狂人蘋果史帝夫‧賈伯斯身後,甲骨文(Oracle)的執行董事長兼技術長賴瑞‧埃里森(Larry Ellison),無疑獨領風騷,成為科技界的新狂人。
一手打造甲骨文(Oracle)王國的創辦人埃里森(Larry Ellison),名列全球第 5 大富豪; 然而,他「換員工和妻子,就好像在換鞋子一樣迅速」的作風,也為他贏得科技狂人的諢名。
據台灣《科技新報》報導。在全球產業界,科技狂人蘋果史帝夫‧賈伯斯身後,甲骨文(Oracle)的執行董事長兼技術長賴瑞‧埃里森(Larry Ellison),無疑獨領風騷,成為科技界的新狂人。
這位在《富比士》雜誌 2016 年的富豪榜中,名列全球第 5 大的富豪,身價 496 億美元(2203億令吉)。
然而,他「換員工和妻子,就好像在換靴子一樣的迅速」,他「經常會在員工們就快要領股票期權和紅利時,要他們滾蛋」的狂人作風,如同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樣贏得「罵名」。
養父刺激埃里森追求成功
埃里森的出身和已過世的賈伯斯很類似,兩人都有被棄養的幼年。埃里森出身於紐約曼哈頓,母親是未婚媽媽,當時只有 19 歲,無力撫養只得將埃里森送給他的姑媽領養。埃里森直到近 50 歲時,才和生母見面。這或許也是科技界的 2 大狂人,可以是彼此的好友;埃里森也是賈伯斯過世前,少數親近他的人。
不過,養父路易斯(Louis Ellison)想挫挫埃里森桀驁不馴的性格,老是找盡機會取笑他。這讓好強的埃里森日後一心一意、不擇手段地追求成功。埃里森曾公開說過︰「我父親不會放過任何奚落我的機會,他甚至說我會一事無成。那對我真是強烈的刺激,父親對我有一種莫名的影響力。」
埃里森野心勃勃,他先後就讀過 3 所美國頂尖的大學──伊利諾州立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但全都沒有畢業。其後,埃里森換了十多份工作──替 IBM 寫程式、進入 IBM 的對手公司安道爾(Amdahl)、美國儲存設備製造商 Ampex、精密儀器公司(PIC)等等。
1977 年 6 月,埃里森和 Ampex 的同事鮑伯‧麥納、艾德‧歐茨,一起成立公司「軟體開發實驗室」,也就是「甲骨文」的前身。至此,埃里森才完成他的「入學考試」,站上全美一流科技精英的戰場。
甲骨文的成功抄襲IBM?
外界一般認為,埃里森能建立「甲骨文王國」,最重要的關鍵是 IBM 於 1970 年發表有關數據管理新方式的關鍵報告,啟發他投入開發商用關係數據庫程式系統的想法。而這也招致批評,認為埃里森的成功是建立在抄襲 IBM 的基礎上。
不過,傳記作家麥可‧威爾森(Mike Wilson)認為,說得更公允一點,IBM 的確替埃里森打開成功的大門,但能建立一個年營業額超過 400 億美元的「甲骨文帝國」,光靠一份報告,肯定不足以成事。「生活對埃里森而言,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競賽,他願意和任何人、任何時間,為任何事來『比武』。」威爾斯說,埃里森骨子裡的「鬥性」以及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意志,才是讓埃里森成功的重要關鍵。
到底埃里森有多想成功?例如,他曾形容成功就是要「割斷對手的氣管」,商場就是戰場,他就是領導軍隊進行血腥戰鬥的將軍,對自己的目的毫不掩飾。
埃里森和一般矽谷富豪不同的是,他並不矯飾,並很坦白地說,自己會投入數據庫的領域,並不是因為對它有多大興趣,一切都是因為要賺錢,而賺錢就是要讓自己過奢華的生活。
狂妄鬥性造就甲骨文帝國
為了要讓產品在市場上搶得賺錢先機,埃里森用「極端」的方式達到目的。「當可口可樂已經拿下天下第一的位置時,百事可樂得要用好幾倍的代價才可以拿到 1% 的市場。」因此,埃里森用金幣為報酬,讓銷售員為甲骨文的產品開疆闢土,佔領市場。這招果真讓全球銷售員為之瘋狂,用盡全力,讓甲骨文產品的業績以每年 100%...
47岁的石茹心认为40岁时被裁退是人生最美好的事,否则她也不会创立自己的商业咨询事业,并开发了“新加坡制造”的商业解决方案软件。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石茹心原本是富士通(Fujitsu)旗下企业内部管理系统(ERP)供应商Glovia的一名执行董事,2009年金融风暴时遭裁退。当时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真正发生时她还是不知所措,尤其她身上还背负着父母和孩子等经济重担。
“当时我寄了100多封求职信,只接到一两通电话,一次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虽然我是个很坚强的人,半夜还是会偷偷哭……”
在丈夫的建议下,她花35元(约105令吉)登了一个小广告,希望以自己的合格会计师专业为公司提供服务。
从工程师到会计师
一个多星期后,她接到第一单生意。渐渐的,她的中小企业客户越来越多,主要是协助公司整顿和处理会计账目。
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对中小企业来说,外国系统庞大又昂贵,其他零散的小型软件又不足以应付需求,中间其实有很庞大的市场。
2009年石茹心创办了“Nu Perspectives”商业管理和系统咨询公司,同时也从自己的名字取得灵感,注册了“Xintesys”智能商业资源策划及管理软件。
一路走来,石茹心并没有觉得本身特别幸运,而是因为她愿意去做。的确,非一般的生活、求学和就业经历造就了非一般的她。
家境不富裕
石茹心的家境不富裕,父亲是德士司机,母亲是小贩。
16岁时她原本有机会在华中初级学院继续升学,但为了自力更生而选择海军提供的奖学金。
她说:“我在义安理工学院就读电子工程文凭,3年学费全免,还有生活津贴。加上我教补习赚的钱,我从16岁起就没有再向家里要钱。”
毕业后她履行海军合约,担任电子技术人员,不过心里一直有个未完成的梦。
她说:“我知道我可以念大学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一名同事问我要不要用半价买下一套考取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的书籍。结果我在半年内完成第一阶段的五个单元,一般是需要一年半来完成。我就这样半工半读,花了3年的时间完成课程。”之后她到会计公司工作3年,正式成为合格会计师。
属下有10名员工
石茹心在全球知名硬盘厂商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担任经理时,属下有10名员工,负责为规模达1万2000人的公司处理账目,同时从事营运等各方面的预算,因此,她有机会接触到顶尖和有规模的系统如甲骨文(Oracle),引发她对这方面的兴趣。
因此,石茹心之后加入了Glovia,9年内从事了售前服务、售后服务和业务开发等,直到2009年从高位遭裁退。
她说:“我比较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是导致我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当时我的薪水相等于一家公司财务总监(CFO)的薪水,可是一般公司不会请一个相关经验不足的人,训练你当财务总监。其实当时即使薪水减半我也愿意,可是根本没有人找我面试,更别说是谈薪水。”
从最初的商业管理和会计系统咨询,到后来开发和销售“Xintesys”软件,公司的营收和盈利在短短7年内激增5倍。员工也从一人上演独角戏到目前的23名全职、15名兼职。
石茹心说:“刚开始时我一个人承接项目,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一两年下来我觉得这样不是办法,应该要提高效率,否则公司没得发展。所以我培训了半工半读ACCA的学生,还有一些因为要照顾家庭而寻求灵活工作时间的妈妈们。一下子我的团队增加到八人。”
提供灵活工作时间
相较于员工,石茹心更喜欢称他们为“资源”。
她说:“我们整个团队就像一幅拼图,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强项和弱点,一起合作才能把工作做好。大家出来打拼都是为了讨生活,讨生活是为了‘家’。所以我非常鼓励他们亲家庭,提供灵活工作时间,只要在指定期限内完成工作,我不会去管你是几时、怎么完成的。”
就像她租用了共用工作空间“Trehaus”,就是为了方便员工跟她开会时,可以把孩子放在隔壁托管。
“除了从事软件开发的,其他负责会计和商业咨询的人,都不应该出现在办公室,而是在客户的公司服务或谈生意。我非常介意‘假装工作’这回事,如果你觉得累,可以回家休息,不必因为我有在而假装工作。”
也因为之前学富五车却求职无门的不好经历,石茹心对有能力但没有相关经验的在籍学生、妈妈和被裁人士更关注,愿意给予他们培训和机会,成为公司的一份子。
把软件分割小块惠及小公司
开发软件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公司是在专研3年后终于在2011年发展到一定规模,至今也仍不断改良和加强。
接下来,石茹心希望能把现有软件“分割小块”,让更多小型企业能够受惠。她说:“我们的基本配套从1万5000元(约4.5万令吉)起,目前顾客大部分是已做出成绩的中小企业,我们希望一些正在发展的小企业也能受惠。
她说:“我正在积极接洽投资方,把现有软件发展成‘小块’, 就是说小公司在网上注册后花30元可以下载其中一部分需要的,之后再花30元(约90令吉)下载其他的。”
一些会计公司的客户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必须把账目交由会计师处理,石茹心希望这一套软件也能够协助会计公司处理更复杂的账目,帮助他们留住客户。
石茹心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始创业,但她认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创业,主要得看两大因素:能力和性格。能力主要是在领导和社交等各方面,性格则主要是灵活。有丰富专业能力和经验但不适合创业的人,可以找适合创业的人合作开拓事业。
相较于创业,很多人寻求安稳的工作和人生,但石茹心提醒道:“安稳没有永远,只是到公司发出解雇通知书的那一天。”
资料来源:南洋商报 / 联合早报
----------------------------
請like & 分享給朋友。謝謝
following & choose {see first}
-------------------------------------
#企業人生corporatelife #商業模式的平台 #商業故事 #來pm分享你們的創業經驗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corporatelife.my
【#名人分享】在你創業的期間,你沒可能遇著每一條路都很順暢,也沒可能要求每一個紅綠燈都肯為你而照綠燈。
你只能告訴自己:#Just_Do_It!該紅燈的時候停{思考},該綠燈的時候跑{前衝}。
別浪費太多的時間去想連自己都無法去確認的難題與障礙而呆呆的停留兼原地踏步。
朝向自己設好的目標,做就對了!
【#因為時間的寶貴就如同生命一樣那麼可貴】
#fruitiking #lifeengineering Life Engineering
------------------------------------
請like & 分享給朋友。謝謝
following & choose {see first}
-------------------------------------
#企業人生corporatelife #商業模式的平台 #商業故事 #來pm分享你們的創業經驗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corporatelife.my
【#名人分享】知道Android之父当过苹果微软员工的故事吗?现在强势回归的他或亲自推出无边框高端机!
#Android之父_安迪鲁宾(#AndyRubin)
在大约十年前将Android操作系统卖给了谷歌,但现在他似乎又回到了智能手机的前沿战场。
鲁宾在Twitter上发布了旗下新公司Essential的新款智能手机产品图片。在这条言辞闪烁、且图片被有意半遮档的推特中,鲁宾表示自己“非常想让更多用户接触到这一产品”。
#Android之父的来历故事
鲁宾最早是德国光学仪器公司卡尔-蔡司的机器人工程师。
1989年,因为之前一次巧合的经历,他幸运地来到了苹果公司负责几个移动项目的开发工作。在苹果待了3年后,鲁宾又在GeneralMagic和微软工作了数年时间。
2005年初期,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与当时正为Android系统四处找钱的罗宾见了一面。在仔细听完罗宾对Android的描述后,佩奇打消了向Android投资的想法,而是决定直接收购,并很快完成了这一交易。
2014年10月,鲁宾离开了Android部门,由当时的Chrome主管桑达-皮查伊(SundarPichai)取而代之。皮查伊被认为是更开放、更有协作精神的高管,更适合完成留住Android合作伙伴,包括手机制造商和无线网络运营商的任务。
2015年4月,鲁宾创立了一家名为PlaygroundGlobalLLC的硬件孵化器。创立不久,它已经获得了包括谷歌、惠普、红点投资、希捷、鸿海和腾讯等公司共计4800万美元的投资。
2015年11月,鲁宾在加州注册
去年年末,Essential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注册了“Essential”的商标。“EssentialProductInc”,专注于高端硬件产品研发。在公司成立之初,鲁宾就表示会尝试与市面上大量的低价Android设备展开差异化发展,并推出一款可以比肩iPhone的智能手机产品。
------------
#Essential新注册商标的应用范围
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配件和“面向手机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这也就是说,Essential不仅是一个手机品牌,而可能是一个以智能手机为重点的硬件公司。
《彭博社》当时表示,Essential公司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可能是一款采用无边框设计、拥有比iPhone7Plus更大屏幕的高端智能手机,并且将同苹果iPhone和谷歌Pixel展开直接竞争。
而且,这款手机可能支持类似3DTouch的操作方式,即能够识别用户的按压力作出相应反馈。同时,该手机可能将会附带一个磁吸结构。这个结构将会开放,以让第三方配件公司为其开发更多外置模块来实现更多功能。
部分希望来源:腾讯网 、sohu网、technews
---------------------------------------
请like & 分享给朋友。谢谢
following & choose {see first}
-------------------------------------
#企业人生corporatelife #商业模式的平台 #商业故事 #来pm分享你们的创业经验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corporatelife.my
他曾经连30元的跑步鞋都买不起,白手起家的他如今崛起成为许多大型发展商专用的抹灰承包商。所承接工程业务更是遍布全马各地。
* 吴亚烈建筑公司
* 创办人 :拿督吴亚烈
* 成立一家建筑公司专做抹灰工程包括绿盛世、IJM、森那美、IOI、实达、马星、WCT、金务大及吉隆坡甲洞等。
* 发展至高峰期聘请高达4000名外劳,80%员工是孟加拉人
* 马来西亚吴氏宗亲会副总会长、巴生滨海吴氏宗亲会会长、雪兰莪诏安东山会馆署理主席、雪隆贩商公会联合会顾问
* 巴生兴华中学董事、总多的学校永久顾问
#白手起家的人穷志不穷的故事
中学时,他是长跑健将、田径赛的常胜军,但他连30元的跑步鞋都买不起,要向短跑队友借鞋。他坚持要跑,再不,便赤脚上场。
文员不如水泥工
吴亚烈来自清贫家庭,父母亲都是割胶工人;因家境贫困,大姐、二姐被迫辍学,很早就工作赚钱。他比较幸运,能读到中五,完成中学教育。
“1977年中学毕业,离校后找到一份文员工作,但薪水太低,月薪只有300多元。”
吴亚烈当时有个想法,做文员还不如做水泥工,一天还能赚18元,勤劳的话,一个月还能赚到450至500元。
“我从小就干粗活,割胶、砍油棕、种菜,甚至捕鱼、捉螃蟹等都做过。那时候年轻,干粗活没问题。”
于是他就从事水泥工作,日薪18元;一念之间的决定,影响他的一生。
#遇着贵人扶持有恩必报
打工3年,吴亚烈与朋友合股组织一支8人工作团队,开始全马跑透透,到处找生意、接工程。
从森州芙蓉、波德申,吉隆坡,再到霹州怡保,甚至东海岸的登嘉楼,都有吴亚烈为事业奋战留下的履迹。
“那时候,尽管我们一直做,但业绩不见好转,最多只能收支平衡。”
1987年,吴亚烈来到巴生,这里成了他转变人生的福地。 他原本在卫星市和班达马兰承包小工程,在项目完工后,因人生地不熟,工作断断续续,直到1990年,在登州工程老板的介绍下到来巴生。
“在巴生,我遇到两位贵人,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一位是黄东玖,另一位是曾来义”。
#找到明确定位
黄东玖给吴亚烈介绍一名孟加拉外劳代理,让他有机缘引进首批3名孟籍外劳,而孟籍外劳也逐渐成为公司的主力,员工规模扩至4000人。经黄东玖这么介绍,让吴亚烈为公司找到明确的市场定位。
“黄东玖和曾来义都是老巴生,他们人面很广,也很熟悉这一带的发展情况,常常介绍工程给我。”
从事装修的曾来义,每次遇到吴亚烈便问有没有工做?“只要我说‘惨了,到现在都没有工’。他便会叫我上他的罗里,载我从巴生找工找到莎阿南,来回要大半天。有这样的朋友,夫复何求?”
吴亚烈有恩必报,从不忘贵人的扶持;曾来义已成为吴亚烈公司办公室、住家的“御用”装修师傅。
#人穷志不穷的成功理念
他在跑道上力争第一,在事业上力拼最好。今天,他在建筑界,专志于建筑水泥与抹灰工程,几乎包办国内主要发展商的抹灰工程,年营业额过亿令吉。
他领导的建筑公司,以优质产品、实效管理,赢得上市发展商的信任,让他在建筑抹灰业创出蓝天。
#以身作则的把业务遍布全马
优越的品质与精美的手工,让吴亚烈的建筑工程赢得业界口碑。“勤劳去做,你就会做得好;面对这么庞大的劳力团队,管理和监督最重要。”
吴亚烈强调要勤劳,而且更是以身作则。他每天清早7时30分巡察工地,8时才开工,他到工地时,很多工人还在睡梦中。
“当我到工地宿舍唤醒他们时,好些工人还吓得跳起来说‘Good Morning, boss’,现在想起来,还真啼笑皆非。”
“我勤劳,工人会跟随勤劳“吴亚烈以身作则,为公司塑造勤工文化,让他掌管千人团队游刃有余。
对初到异乡,语言不通的外劳,吴亚烈有一套管理哲学,他对工人软硬兼施,恩威并重,将工人管理得服服贴贴。
不欠工钱是吴亚烈奉为圭臬的原则;他说,这关乎个人信用。
“创业初期挺艰难,但我不怕让别人知道公司的状况,就算兑换支票借钱,我都会绞尽脑汁,发薪给工人。”
待客诚信,对员工也一样。吴亚烈从不剥削工人,让工人成为他事业最大的资产及发展事业的助力。
“管理工人靠的是智慧,我们要审时度势,运用智慧解决问题,让工人感受到老板恩威并行,以德服人。”
#参与社团的助人为快乐之本
这是吴亚烈参与社团的初衷。
“参与社团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如果我们能帮到别人,何乐而不为?”
吴亚烈说,社团是凝聚宗亲、团结乡谊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还可扩展人脉,促进情谊及文教交流,更能开拓商务合作。
一手扛起创办巴生滨海吴氏宗亲会的担子,让吴亚烈的生活更忙碌。他很欣慰获得太太和子女的谅解;但子女多天未见父亲,也会很牵念,这些都让他有所感触。
“当我们投入做一样事情,难免会失去另一样东西;参与社团后,我觉得比较可惜的是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少了。”
#要做就义无反顾,吴亚烈参与社团,也像经营企业一样勇往直前。他认为,决定要做,就要义无反顾。
“在社团,无论你做得怎么好,都不会获得所有人的认同和满意,只要自己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好。”
他扪心自问,参与社团多年从没亏欠任何人,他一再嘱咐理事广纳谏言,就算遭到批评,只要有建设性,都必须虚心受教。
“不接受人家的意见,我们不会进步;我做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因惋惜胞姐辍学发愿助贫寒生
巴生滨海吴氏宗亲会刚成立就自置会所,并设会员子女奖励金,显示创会会长吴亚烈的领导魄力。
姐姐没钱求学,暗自流泪的悲情,令吴亚烈在参与社团后,最关注并致力推动教育支援工作。
“当年姐姐成绩相当好,由于家贫,姐姐无奈辍学,校长还找上门追究。所以我一创办吴氏宗亲会,就创立学业奖励金,紧接着筹划成立免息贷款助学金,帮助有心向学的贫寒子弟。”
对吴亚烈而言,免息贷款助学金不会一蹴而就,须从长计议,筹划成立百万基金会,让宗亲会能源源不断提供助学金,协助一代又一代的吴氏清寒子弟。
全部资料来源:南洋商报http://www.enanyang.my/news/20170107/吴亚烈br-人穷志大凡事力拼/
------------------
请like & 分享给朋友。谢谢
https://www.facebook.com/corporatelife.my
-------------------------------------
#商业模式的平台。#商业产品
#来pm分享你们的创业经验故事
十年华丽转身,演艺圈新人已然成为商业刊物的封面人物!也是他创立PO朝霆后长达8年都不公开自己创办人老板身份
* #PO朝霆公司
* 创办人 艺人谢霆锋 Nicholas Tze
* 市值60亿港币公司 (2016年)
* 2003年创立
* 生意经营普及拍摄现场、制片方和后期制作之间的沟通和服务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 创新推出“现场即时咨询”模式
* 以服务价值去赢得客户和市场
#谢霆锋金句:【I don't doubt myself,you may got a lot of negative impact or commit”】
16岁出道没有读大学的谢霆锋,2003年创立PO朝霆,专注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如今每年净赚1亿,公司市值60亿。
#那些年的谢霆锋
为了帮生意失败的父亲谢贤还债加入英皇。顶着父母巨星光环的他自出道起就争议不断,纹身、怒摔吉他、骂TVB不尊重音乐。
他一连串“叛逆”的举动令谢霆锋被标注为“问题少年”,直到《谢谢你的爱1999》发售,他终于摆脱倒彩谩骂,而成为两岸三地的巨星。
心思缜密的他在2003年投资370万在香港铜锣湾创了自己的公司PO朝霆。
#缘起还是在演艺圈
他常困惑于一个现象:拍戏现场,导演希望改变或者增加一些效果时,和后期负责人的沟通相当不顺:导演找后期,后期也拿不定主意,得给公司打电话,公司也不能马上给答案,于是现场变“冷场”,一拖就是两三天,很多天,浪费时间,损失金钱。
2001年,他拍摄《玉蝴蝶》的MV,付出很多精力和金钱,但效果始终无法达到预期。事情真的需要这么复杂吗?追求完美的谢霆锋决定追根究底,一番了解后,他发现问题出在后期制作上。之后,他开始更系统地了解、学习后期制作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提高自己作品的品质。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香港的后期制作并不由香港人主导,而是被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公司霸占,大家只能而且似乎也已经习惯受制于人,即使这些外资所提供的服务并不理想。“一个国际大都市竟然没有一个有品质的本土制作团队,后期总得拿到韩国、日本去做,胶卷要到澳洲去洗,我们自己做不出来吗?”谢霆锋不服这口气,一个要改变局面的梦想也在他心中不断燃起。
2003年,在演艺上遇到不小挫折的谢霆锋,下定决心争上这口气。“别人不来,那我来。”凭借抵押房产所得的100多万,他成立了PO朝霆。反对声一片,包括家人在内也都警告:谢家就没有会做生意的基因。
当时香港后期基本上由 两家老牌外资垄断,几乎没有新公司成长的空间。但谢霆锋笃定了,“我们做不好,是么?我受够这些论调了,就我了,我来做给你们看。”
#创办PO源于他的雄心壮志
根植于他的“成竹在胸”。一般人没有看到他看到的风景,也想不到这个22岁、众人眼中的“坏孩子”心思如此缜密。“第一,我作为歌手有不错的收入,当时的唱片市场还是不错的;第二,我们选择了并不是很复杂、门槛相对低的广告后期作为开始;第三,我自己手上已经有好几条广告片子,可以作为业务的开端。
”谢霆锋说,创业需要勇气,但更重要的,是尊重现实、冒“有把握”的风险。“我当时是有过计算的。至少,可以支持一年半的时间。”他有信心可以在1年半内让事业走上正轨。
从创业最开始的4人增长到200人并随着公司扩充还在不断增加。朝霆PO自2004年盈利以来,一路以营业收入每年超过40%复合式增长,成为亚洲领先的后期制作公司,专为广告、游戏、电影及MV做特效,客户包括汇丰、渣打、长江实业甚至很多外国品牌比如Canon、Sony、Olympus、Coke Cola、Benz等等。
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比如《全城热恋》、《不二神探》、《救火英雄》、《中国合伙人》、《一九四二》、《桃姐》等等都是他们后制的。
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PO朝霆有最好的技术,最优秀的员工。2008年,有业内行家试图以5倍薪水挖走20位员工。
谢霆锋后来在采访中几次谈到当天的情况,称当时他凌晨返回公司和员工交流,承认自己没有钱和对手硬拼,但他以情动人,问大家是要出去做生做死,还是留下来逐年实现既定的目标?这场挖角大战,最终谢霆锋近乎完胜,只有一位员工最终选择离开。
推出“#现场即时咨询模式
谢霆锋当初创办PO,是为了改善香港本土后期制作的弊端,所以他力求打破传统后期模式,为拍摄现场、制片方和后期制作之间的沟通和服务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因循于此,他们创新推出“现场即时咨询”模式,成为在行业立足的第一个制胜武器。
有别于过去层层上报沟通、来来回回、跨区跨国、几天都难有确定意见的传统规矩,谢霆锋和杨文杰专门培养一批对公司业务、技术能力、乃至成本价格、工期都有专业了解的人,把他们直接派到客户现场贴身服务,客户遇到什么问题,不用再追来追去,直接面对面沟通就可以解决,既节约时间,也提升品质。
“现场即时咨询”反映了谢霆锋以客户为本的经营观。以价值去赢得客户和市场,建立可持续事业,这是谢霆锋一出发就坚定的信念。甚至,这也是他创立PO后长达8年都不公开自己身份的一个原因:“我并不希望客户因为这是谢霆锋的公司而选择我们,我希望他们因为我们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而认可我们。”
当时作为老板在PO上班时,谢霆锋常遇到娱乐圈同行到PO配音或者看片子,每次他都虚晃一枪,“告诉说,我也是来看条片子,或者也是来配音的。”有的同行遇到的次数多,他就得多编些理由,偶尔还和人家调侃几句,“你觉得这家公司怎么样,还不错吧。”
2009年,PO在上海成立了内地的首家分公司,提供调色和粗剪服务,成为大中华地区第一家跨两地的后期制作公司。
2011年底,PO决定在北京开设分公司,目前,PO北京已正式营业,成为其进入内地电影市场的核心支柱。
在绝大多数后期制作公司几年、几十年都开不出一家分公司的后期制作行业,PO三年内连开两家分公司的扩张速度堪称惊人,如今市值60亿港币,每年净赚1亿。
十年华丽转身,叛逆演艺圈新人已然成为商业刊物的封面人物,他常说:“#时间用在哪里总会看的见。“
#谢霆锋 #香港艺人创业者 #nicholasTse #po朝霆公司创办人
謝霆鋒Nicholas Tse 謝霆鋒《鋒味》 謝霆鋒 Nicholas Tse
------------------------------
請like & 分享給朋友。謝謝
following & choose {see first}
-------------------------------------
#企業人生corporatelife #商業模式的平台 #商業故事 #來pm分享你們的創業經驗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corporatelife.my
香港艺人古天乐被外界认为是娱乐界的隐影富豪也是低调的慈善家!古天乐最大的挫折造成他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他的经历,你又知多少?
* 【#香港港星吸金王 #古天乐】
* 演员 / 代言人 / 歌手
* 2014年创立“天下一ONE COOL”公司、最为人知的是投资这部杨千嬅主演的《五个小孩的校长》
* 成立公关宣传公司、收购餐饮、投资房地产
* 年收入过亿,身家超过20亿令吉
* 2009年成立「古天樂慈善基金會」
* 低调行善,捐过无数学校、医疗所、50口水窖,古天乐还派监察监督工作,以免出现豆腐渣工程、默默扶贫。
#他的经历成了他人生最大转折点
18岁那年,因为交友不慎而锒铛入狱。一次朋友打劫,他望风,但讲义气的他后来帮死党承担了一切,被判刑入狱1年多。在此期间,他最好的朋友又和自己的女友好了,被抢走了,他气得在监狱经常打架,刑期一路延到2年后。
从监狱出来之后,古天乐很自卑,面对压力。曾被一位70多岁的修女点化了自己后,泪已停止的他开始领悟到不可以躲在自己的躯壳里,原地踏步。
他开始做任何事情都很拼命。做过搬运工、服务员、保安、模特助理、经纪人等。后来在模特人手不够的情况下,他顶替了几次,这才有了一点台前展示的机会。
#娱乐圈的生涯
很多人眼中,或许他的形象多停留在他塑造的许多电影、电视剧人物形象上。1993年,他签约无线,1995年,凭借在《神雕侠侣》中饰演的亦正亦邪的杨过而成名。
1999年,凭借《刑事侦缉档案4》中徐飞的角色获得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最佳男主角奖,2001年《尋秦記》奪得視帝。
#古天乐离巢TVB正式进入电影圈
2001年进入电影圈。曾拍过《门徒》、《毒战》、《扫毒》、《逃出生天3D》、窃听风云》、《意外》等等获得好评。
{要获知更多曾拍过的戏剧/电影可浏览
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古天乐?adapt=1 }
---
#古仔被封为港星吸金王
虽然为人低调,但钱越来越多后就身娇肉贵,保镖人数竟直逼富豪级数。
近几年,身家至少42亿港元(约22亿令吉)。跟据《福布斯》统计,年收超过17亿(约8.8亿令吉)。
#投资房地产赚逾一倍
现时身家高达几十亿的古仔,少不了房地产投资,他投资房地产一向眼光准绳,过去买房卖房稳赚不赔,现在自住的数码港贝沙湾独立屋市值更比他当时买入时赚逾一倍。
#工作找到乐趣热情享受工作
古仔直言,他没办法闲下来,别人可以休长假一个月,他办不到,休息两周对他而言已是极限,也难怪他戏一部拍过一部、身家日益上涨!
由此可知他有多忙碌,常常一天只睡3、4个小时,但他指出,“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就能找到热情,最重要的是要享受工作。”
#古仔分享他的成功之道
保持活力的秘诀就是要懂得乐在其中,即便等戏的空档他也不浪费时间】
----------------
资料来源:sina网 ,百度网 ,励志网 ,财富教室网 ,pc lady明星网
#
古天樂 Louis Koo 古天乐Louis
----------------------------
请like & 分享给朋友。谢谢
following & choose {see first}
-------------------------------------
#企业人生corporatelife #商业模式的平台 #商业故事 #来pm分享你们的创业经验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corporatelife.my